close

底特律車廠3大巨頭搭乘私人座機前往國會山莊作證,請求議員們同意紓困車廠,輿論一片譁然大加撻伐:「搞垮車廠喊窮還不改奢華習性」!這應是千夫所指的3人任內最後一次搭坐私人飛機。

美國小布希總統(George W. Bush) 12月19日同意以174億美元短暫解決3大車廠燒光現金的燃眉之急,並要求車廠限時提出改造計畫。
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全球龍頭地位已讓給日本豐田汽車(Toyota),福特(Ford)和克萊斯勒(Chrysler)更早在數年前即遭日本對手遠遠拋在後頭。所有人都明白,如果3大車廠不進行重整自救,再多資金挹注恐怕也只是投入無底洞,因為3大車廠在全球範疇上的競爭力令人質疑。
美國車市一片冷清
近2年外在環境的變化恐怕是汽車業者難以想像的。油價以極快的速度炒作至歷史高點,金融海嘯一夕摧毀歐美金權泡沫,全球經濟隨之陷入難以測底的衰退。各國政府救市的力道有多重,似乎就隱喻經濟衰退的程度有多大。
失業、銀行緊縮銀根,民眾不敢花錢。汽車業者首當其衝,金融海嘯受創最重的歐美國家車市一片冷清。過去一段時間,美國汽車市場因應生產環境的變化也有一番調整。
省油小車大行其道
在 2008年7月油價崩跌之前,節能的小車已經悄悄叩敲美國車市大門。油價高漲改變過去美國人偏好內部空間寬敞的SUV或箱型車的消費習慣,小轎車和混合型多用途汽車(CUV)漸受青睞。汽車研究機構Ward's Automotive Reports指出,至2008年4月美國小型車(cars)銷售出現10年以來首度超越大型車(trucks)的情況。
經銷商走向合併或提供加值服務
美國汽車經銷商近來頻頻尋求業內合併,以彌補新車銷售持續下滑的利潤缺口,或是擴大副業經營,例如汽車貸款、保險、汽車零件和維修服務等部門的營運。 2007年零售商Group 1汽車即因購併而促使整體汽車銷售增長。而同時該公司汽車保險、售後服務等業務成長更為迅速。根據該公司財報資料顯示,2007年整體汽車銷售達20萬台,較2006年成長5.2%,汽車零件和售後服務銷售則成長7.5%。融資和保險業務更是成長8.5%。
車廠擴大海外布局
2008年上半,美國車廠財報數字顯示主要營收皆來自於海外。通用汽車2008年第1季本國銷售的慘澹為海外銷售佳績所彌補,單季營收成長21%至近10億美元。而美元兌歐元及人民幣的貶值,也提供一定的助力。
外國汽車品牌市佔率上升
日系車廠汽車在美國銷售有逐年上升的趨勢。2006年所有日本品牌汽車在美銷售達332萬輛,2007年這個數字增加為350萬輛,成長5.4%,市佔率約為45.9%。歐系和韓系品牌銷售則基本持平,市佔率為16.1%。而底特律3大車廠共佔38%的市場銷售量。
決戰新興市場
歐美車市的蕭條,與新興市場相對的熱絡形成強烈對比。當汽車在大陸和印度等國家成為時尚流行時,可以想見有越來越多的業者進入市場,競爭只會更加激烈。底特律3大車廠面臨的不僅是本國市場遭日本車廠搶下市佔第1的位置,在全球範疇上,更要在兵家必爭之地新興市場進行卡位戰。
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指出,2008年全球汽車銷售將達到歷史高點5,900萬輛,而金磚4國(BRICs)將獨佔1,400萬輛,很可能首次超越北美市場。至2009年底,大陸可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。巴西過去2年汽車銷售均以30%年成長率穩定上揚,俄羅斯也很可能取代德國在歐洲車市的地位。
反觀美國市場,根據統計每1,000人中超過900人擁有汽車。其他成熟市場如西歐國家及日本,汽車普及率達60%。俄羅斯為20%,巴西13%,大陸3%,印度更低於這個數字。
當許多美國家庭已擁有2輛以上的汽車,大陸家庭儲蓄了大半輩子正準備開始犒賞自己,購入生平第1輛車。隨著青壯年人口收入增加,新興市場驚人的消費潛力吸引全球車廠目光。
車廠海外獲利成長高於本國市場
通用汽車2005~2007年間,亞太市場營收自88億美元攀升至153.7億美元,成長75%。同時間該地區營收佔總體營收自4.5%上升至8.6%。到了2008年第3季亞太區銷售再成長5.3%,大陸和印度分別達4.3%和4.9%。拉丁美洲也有3.4%的銷售成長。福特第3季業績在亞太區雖下滑,但拉丁美洲8%的成長適足以抵銷亞太區的衰退。
汽車零件供應商Delphi Corp在美國本土已宣告破產,但亞太區營收仍出現83%的驚人成長。該區營收佔總營收比例自2005年5.1%上升至2007年9.8%。
數年前義大利車廠法雅國際(FIAT)瀕臨破產之際,巴西子公司適時挽救其頹勢。分析師預估該公司2007年65%的淨利來自於新興市場,尤其是巴西。德國福斯汽車(Volkswagen Motors)因在大陸的領先地位,使其深信不久的將來即可取代豐田汽車世界第1的位置。現在走在莫斯科街頭,有著賓士(Mercedes)、BMW乃至 Bentley和Ferrari商標的看板觸目可及。
儘管金融風暴肆虐全球,歐美車市一片蕭條,新興市場卻為各大車廠於寒風中注入一股暖流。隨著新興國家人民平均所得持續提升,汽車需求上升,美國汽車業者勢必擴大布局,預料該區獲利將持續彌補本國市場的衰退。
東方企業崛起
歐美車廠放眼新興市場,而金磚4國的企業也正向世界邁出一大步。2008年6月印度塔塔汽車(Tata Motors)自福特汽車手中買下積架(Jaguar)和Land Rover兩大品牌。交易金額高達23億美元,而福特的重整計畫才正開始。12月初又傳出福特有意以60億美元出售Volvo品牌,該品牌為福特1999 年以64.5億美元購入。通用汽車1990年購入瑞典名車SAAB 50%股權,如今也傳出欲出售的消息。
俄羅斯汽車零件商Basic Element 2007年第3季收購加拿大同業Magna International Inc.股權,此交易將使Basic Element強化其技術與管理,而Magna也得以進入俄羅斯市場。預料將有越來越多歐美汽車業者出售旗下資產、技術、know-how給較富裕的海外競爭對手。
底特律車廠的一線生機
汽車業者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,減產、縮編人事將可達到立即的節省成本功效。然而更有意義的作法似乎在於組織調整、路線調整。福特高價出售品牌固然因為資金短缺,Jaguar等3個品牌價值較高,易尋得買主。但Jaguar、Land Rover及Volvo皆屬高價位車種,亦即福特計劃放棄豪華房車市場,固守原本的中價位汽車市場。通用欲出售SAAB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而新興國家企業趁勢崛起,藉由購併、交換持股迅速擴大全球版圖。金融風暴正製造了一個資產價格低廉的環境,股票、房地產價格大幅跌落,正是企業進行購併的絕佳時機。相信底特律車廠的機會也在於此,適當的資產出售、調整、同業或異業合作,美國車將不會在世界舞台消失。


歐美車廠放眼新興市場,而金磚4國的企業也正向世界邁出一大步。2008年6月印度塔塔汽車自福特汽車手中買下積架(Jaguar)。彭博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S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